考试结束,即将面临一连串升学选择。很少有父母不担忧孩子的未来,但是,过去的成功经验,不见得能套用在孩子的将来。父母如何协助中学毕业的孩子,更了解自己,做出选择呢?
考试结束不久,紧接着选填志愿在即。看到孩子一副茫茫然,状况外的样子,父母则心急如焚,试图帮助孩子在人生的关键时刻,做出对未来最有利的抉择。
究竟普通型高中,技术型高中或综合型高中,哪个好?就读家里附近的社区高中或者市区的明星高中,哪个好?高职中的哪个职群科系适合我的孩子?未来的发展空间最大?
别执着在做出最完美的生涯决定
比起找到唯一完美的标准答案,更重要的是,培养孩子拥有「生涯弹性」的态度,也就是,把每一个决定都视为是暂时的,允许自己随时有转换跑道的可能性,以因应这个什么都难以预测的生涯不确定状态。
让孩子学习自我决定自我负责
与其执着于找到一个完美的标准答案,不如把这次的升学选择,当做与孩子一同探索自我的过程,让孩子透过一次做决定的机会,更加深对自己的了解,而让未来的决定,都能与自己的各方面更适配。更重要的是,培养孩子“自我决定,自我负责”的态度。
与孩子讨论升学选择的原则
对于毕业生的家长,如果想要在孩子的升学选择上,帮上一点忙的话,也许可以这么做:
1
倾听孩子的想法
请带着好奇的态度,邀请孩子把他的想法与各种考量,甚至为难,给说出来。透过讲述与表达,孩子便能对自己的内在经验进行整理与分析。而家长就只是专注聆听,不做批判与分析请记住,倾听是让亲子之间保持沟通的重要关键,任何批评,分析与讲道理,常会关上沟通的大门;如此,你有再好的见解,也难以影响孩子了。
2
引导孩子说出愿景
做决定的关键,来自于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而,许多孩子在这里就卡关了,总是对未来一片模糊 - 这是相当正常的我常会引导这类孩子:“N年后,当你开始工作时,你会看到自己正过着什么样的生活”或者,“如果N年后,你正过着理想中的生活,那会是什么模样?”请孩子天马行空的说说看。如果孩子有了比较具体的图像,接着邀请孩子描述与思考,该透过哪些途径或步骤,达到这样的愿景。由远而近,最后回到现在:“那么,现阶段,你会怎么帮助自己更接近理想中的生活一点点呢?”。
3
将最后的决定权交给孩子
再多的探索,沟通与分析,还是需要做出决定。即使意见再分歧,如果不是太离谱,也请务必按耐住想代替孩子填写志愿序的冲动吧!请将最后的决定权交给孩子,并且要孩子自我负责。我始终觉得,即使父母有再多的人生经验,但身处学校现场的是孩子,面对未来的也是孩子。比起孩子,家长的观念或资讯,常是落伍过时的,而最了解孩子的,还是孩子本人。请相信孩子是因应自己生涯问题的专家吧!